立即注册 登录
帕金森病友之家 返回首页

杨晓岗的个人空间 http://homefpd.com/?131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医生的无奈

热度 3已有 699 次阅读2013-5-18 02:29 |个人分类:交流| 医生

 

   4月6日参加第二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时,北京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万新华教授在讲述帕金森的药物治疗时,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作为医生有时也很无奈,帕金森目前无法治愈,一个医生能做的只能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尽力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
4月11日国际帕金森日,万新华主任接受新华网访谈时,又专门讲到了医生的无奈。
我的网名是无奈,我深刻的理解无奈的含义。
万主任是国内顶级的神经科专家,对扭转痉挛、帕金森等很多神经类疾病有很高的造诣,一个顶级的专家说出一句很无奈的话,本身就值得人尊敬,是对专家想治愈疾病,但在目前又治愈无方的一种心态的表达,是对帕金森患者的一种深深歉意,是对帕金森研究者的一种深深的期望。我从万主任一句无奈的话中,看到了万主任对帕金森治疗的客观真实表达,看到了万主任的医德的高尚。
万主任在给一个患者家属答疑时也有一句话引起我的共鸣,药物达不到一定的量,自然也就达不到它应有的效果,这句话和我经常给帕友交流是说的 帕金森治疗,量随症状,异曲同工。
万主任还有一句话,同病因不同症状,同症状不同病因,说明了患者个体的差异性,说明了很多和帕金森有相似症状的病但不是帕金森,说明同样都是帕金森,但患者的症状的表现方式差异很大。
  我经常拜读上海瑞金医院神经科主任陈生弟教授编著的专家解答帕金森,时常阅读陈教授执笔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过一遍遍的阅读,就有一遍遍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很赞同陈教授对帕金森治疗的观点:综合治疗、规范化治疗、个体化治疗。
  陈教授在帕金森指南的总结里有这么一段话: 科普教育、心理疏导、营养保证和运动也是PD 治疗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总之, PD 的治疗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因为不同患者之间的症状有区别,对治疗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同一例患者在不同病情阶段对治疗的需求也不一样。此外,随着治疗研究的进展,指南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因此,本指南可能适用于一般规律,在临床应用时需注意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疾病严重度、症状类型等)、治疗反应情况(是否有效、起效时间、作用维持时间、“开”期延长和“关”期缩短时间、有无副作用或并发症)等等,结合治疗经验,遵循指南,正确使用并灵活掌握,以期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我对此话的理解就是尽信书等于无书,由于患者症状、年龄、体质、患病时间、药物的敏感性和副作用耐受力的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的方案来解决,活学指南、充分理解指南、活用指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是完全可行的。
  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帕金森的治疗方面造诣很高。
  两位专家都在业内很有名气,都很值得信赖,但两位专家的号都很难挂,就是有幸挂上专家的特需门诊,但也仅仅只有几分钟的交流时间,远远达不到患者治疗的需要,所以多研究专家的访谈、专家的治疗指南会事半功倍的。
  我曾在10年前为了父亲的治疗,专门送给我们县医院副院长兼内科主任一本由邵明编著的帕金森资料,我们当地的大夫也想给患者治疗,遗憾的是缺少资料,这也是基层医生的无奈。
  患者无奈、家属无奈、基层医生无奈、顶级的专家无奈,这些无奈构成了帕金森的治疗。
  在帕金森的治疗中,有一种人不无奈,就是到处吹捧自己能治愈帕金森的假医生、假医院、假疗法。
  希望帕金森研发机构能研发出更好的帕药、更好的治疗方法,让帕金森能彻底治愈,让专家不再无奈。希望专家致力于对基层医生帕金森治疗的指导和培训,让更多的基层医生掌握一定的帕金森知识,让基层大夫不再无奈,让患者不需要千里迢迢去寻医问药。让患者和家属不再无奈。把患者的无奈、家属的无奈、基层医生的无奈、专家的无奈都减到最低。

路过

雷人
3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帕金森病友之家 ( 粤ICP备10231723号 )  

GMT+8, 2024-5-6 15:13 , Processed in 0.0853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